其实,这个问题本来不想说的,但有很多同学问,那就来说说,
这其实从汉语的语调和英语的语调就能够很好的解释清楚了,
首先,我们说汉语(普通话)时,讲究的是字正腔圆,一步一个脚印,发对了,我才对得上号,这个我身有感触,南方人在某些音上发得模糊了,北方人听得是很别扭的,所以曾有朋友说,听你们说话,我汗都漂出来了,哈哈,
这个相对于听英美人说话,很是相似(就像北方人听发音不准的南方人说话一样),我们听得也是,差点把耳朵贴对方嘴上了,
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?
这种想象可以归纳为一个字,说英语的人比较“懒”,
他们只是加重了他们认为重要的字的读音,认为不重要的字他们就读弱了,谌致干脆不读,这时,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,就不对等了,进而就不能理解了,所以就出现了,听得精疲力尽,却还是很迷茫,
但是,他们的“懒”也是有约定俗成的,带规程的,下面我们来看看,

首先,这种强、弱、省的读法,不能跨句子,不能跨意群,
这个句子间不连读,好理解,
而意群?是什么意思?
所谓的意群,就好似说话的停顿点,
汉语中,我们以前学过的叫“句子拆分”,如:新中国,不能把“中”和“国”拆开,也不能把“新”和“中国”拆开,这是一个整体的意群,就如:“旧社会”一样,一个整体认读,
理解了汉语,英语就很好的理解了,他俩是相同的,如英语中:
Is it a hat or a cat?
其中Is^it,a^hat,可以自然的连读,而hat or就不要连读了,连读了反而会让人感到困惑。
再如:
There is a good book in my desk.
其中There^is^a可以连读,而book in不要连读,因为a good book和in my desk是两个意群,book后面可以顿一下,

好了,现在我们详细的说一下规则:
一、辅音+元音
这个是基本的,大家都好理解,用我们汉语的意思就是声母和韵母,汉语中是没有声母在读音尾部的,它都要找韵母来配对发声,如:
I'm^an^English boy.
It^is^an^old book.
这时如果句中遇到h开头的词,还会省略h的读音,直接连到后面,读起来,如:
Tell^(h)er I miss^(h)er.
Can^(h)e [ni] do it.
而如果h在句首,还是要读出这个音的,
还要注意的是:
“r/re+元音”,如果词是以-r或-re结尾,后一个词是以元音开头,
这时的r或re不但要发/r/,而且还要与后面的元音拼起来连读,如:
Cheer up!
Remember it

二、辅音+半元音(j、w)
辅音+j,如:Thank^you.
而,这是为了使连读太快了之后,我们就听起来就像是发生音的变化一样,这是我们可以来给他们总结规律,
主要是[t] [d] [s] [z]+ [j]时,发生的变音:
1、[t] + [j] → [t∫] ,如:
Nice to meet^you.
Can't^you do it?
2、[d] + [j] → [dЗ],如:
Could^you help me, please?
Did^you get there late^again?
3、[s] + [j] → [∫] ,如:
I miss^you.
God bless^you.
4、[z] + [j] → [З ],如:
He says^you're vary good.
How was^your vacation?
三、辅音+辅音
主要是爆破音和摩擦音的失爆和失擦现象,/p/,/b/,/t/,/d/,/k/,/g/ ,/f/,/v/,/W/在句中时,只是对一下这个音的口型(形式主义),不发音,句尾时,也只是轻轻的发一下,如:
Si(t) down.
This is an ol(d) pi(c)ture of a bi(g) car.
而这个失爆现象同样也可发生在单词内部,如:
active=a(c)tive [k]+[t]
blackboard=blac(k)board [k]+[b]

注:
如果前词尾辅音与后词尾辅音相同,前辅音省略,如:
I was× so happy.
Do^you want×to dance? →do you wanna(to轻音化为na) dance?
四、元音+元音
自然而不间断地连读到一起,如:
Do^I?
You're……
注:
1、[i:]或[eI]结尾的元音+[j]+元音,如:
see us→see [j] us
be over→be [j] over
2、以[u:]或 [au](这个音打不出来,大家可以看例句找出对应的音) 结尾的元音+[w]+元音,如:
do it→do [w] it
show us→show [w] us

上面这些大家可能都已经大体会学过一些,但看了这么多,到底他们连读之间有怎么样的规律呢?
种点还是在这个“懒”字上,
只要阻碍他们联系发音的,他们一律简化,使之顺畅,除了上面说的以外,还做了下面的小动作,

一、把长音变短音,如:
see you,其中|i:|变|I|,不然再见就要很费力了,
二、把音标中重读的元音(要弱读时),发弱,元->|з|(e的读音),
为什么要这么做,因为所有发音中这个|з|发音最轻,最不费力,哈哈,如:
I do it for(|o|->|з|) you!
三,干脆我也不弱读了,直接不读了算了,(“懒”的最高境界)
如:
You and(直接读n,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外国人聊天直接写这个n代替and的原因) me
而到了这里,连、弱、省都会了,那什么词该弱,什么词该强呢?
由于英语的语调比我们汉语的要少,我们有四调,而他们只有轻重之分,
所以,一般他们认为关键的都重读,不关键的都轻读,
而,一般什么是关键的,什么是不关键的呢?
一般需要重读的词(实词/关键词)如:
实义动词、名词、形容词、副词、数词、疑问词和感叹词等。
一般不需要重读的词(虚词/非关键词)如:
助动词、情态动词、冠词、介词、连词、物主代词、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等。

注:
人称代词、连词、介词和助动词等一般不重读,
但在特定情景中,也需要重读。
如:
人称代词做并列主语或宾语时需重读,
句首的介词也需要重读,
做主语或宾语的指示代词也需要重读。
而,这时要注意了,有时为了强调,句子中几乎任何词都可以有句子重读,按你表达的意思来说,这和我们汉语是一样的,如:
Did you tell my wife?
强调“wife”,你要告诉我妻子吗?
强调“my”,你要告诉我的妻子吗?
强调“you”,你要告诉我的妻子吗?

说道调,是否英语中只有降调和升调,这两种?
其实,我们汉语中除有四调外,还有轻声,
英语中也一样,除了升降还有平调(不带情绪直诉),
英语中的语调的大致规则:
一、降调
表:说话人的态度肯定、意思完整、语法结构独立。
1、陈述句,如:
I have already seen that movie. ↘
2、特殊疑问句,如:
What has happened to him?↘
注:
特殊疑问句有时候用升调表示他没听清(不管有意无意),请你在说一遍,如:
A: I graduated from Lanzhou University and majored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.↘
B:What was your major?↗
3、祈使句,如:
Go back to your seat! Now!
4、感叹句,如:
What a small world!↘
5、选择疑问句中“or”之后的部分,如:
Do you want to drive↗ or walk?↘

二、升调
表:说话人的态度不肯定、意思不完整、语法结构不独立。
1、一般疑问句,如:
Do you mind if I sit here?↗
注:
表:不耐烦或者命令的语气时,用降调,如:
Are you satisfied?
这下你该满意了吧!(强烈不耐烦)
2、罗列事物时,如:
For each incomplete sentence,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ked A↗, B↗, C↗, and D↘.
3、陈述句中,表示怀疑、未定、猜测或期待等情绪的,如:
You really want to do it?↗
4、置于句首的状语短语或状语从句,如:
After dinner↗, I read a magazine and made telephone calls.
5、并列句的第一个分词,表示句子还未说完,如:
My fever is gone↗, but I still have a cough.
6、委婉祈使句,如:
Excuse me, sir↗. Can you help me↗?
7、 称呼语,如:
Mrs. Smith↗, this is Tom↘.
三、平调
直接引语后,表示所说的话的具体内容。
如:
"We are going to Florida," She said brightly.

说到这里,有的同学觉得套用就可以了,别忘了,语言,只是一个工具,用来表达我们需求和情绪的工具,
所以,在实际的运用中,语调的不一样,表达的意思也是不一样的,和汉语类似,如:
“yes”,
若用降调,表示说话人对所回答的问题十分确定。
若用升调,表示对问题有疑问,或请你在说明一下。
当然,说了这么多(写了好久,应该写全了,如有漏的,后面再补充),还是要靠大家自己的勤练(可以先收藏,练时再翻出来,对比练习),才能真正掌握住,加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