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面我说了由文字的来源来探讨思考方式的区别,
下面我们来说说这些区别的具体表现形式,

中国人呢喜欢在讲主题前,先用情景铺垫,再切入主题(那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……)。
而英美人则相反,先切入主题,再说环境,
先界定事物时习惯于先给出本质的属性,
再添枝加叶使其概念形像丰满。

如:
“蛋糕”用中文界定为:
面粉加鸡蛋兑水调匀,经烘烤得到的甜食;
而在英文中的界定可以是:
A kind of food baked with flour,eggs and water.
再如我们称飞碟做“不明飞行物”,最后一个汉字才指出它是一个物体,
而英语中的界定
A flying object,nobody knows where it comes from.

再比如:
你在买咖啡时,傍边有人在吵架,一个男的扔了一杯咖啡到一个女的身上。
你会这样说:
我跟你讲呀,刚我买咖啡是,旁边有人吵架,吵得好凶呀,一个男的还倒咖啡到女的头上,好恶心哟!
而欧美人可能会这么说:
I saw a guy throwing a coffee at a woman during an argument while I was buying drinks.
我想,可能是外国人的时间观念很强烈,时间就是金钱,说到一半即使你有事跑了,你也能知道他要表达什么意思,哈哈!